骨骼是行走的支柱:骨质疏松防治一网打尽

你知道吗?我国每3位50岁以上女性中,就有1位患有骨质疏松。
2025.07.11

行业新闻动态

你知道吗?我国每3位50岁以上女性中,就有1位患有骨质疏松。更可怕的是,大多数人直到摔了一跤、断了骨,才发现骨头已经“空了”……

 

什么是骨质疏松?

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疾病,导致骨骼脆性增加,骨折风险显著上升。它常被称为“沉默的杀手”,因为它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,直到发生骨折,问题才暴露出来。

最常见的骨质疏松相关骨折包括:脊柱压缩性骨折、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。这些骨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,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,甚至致残致死。

 

为什么会得骨质疏松?

人体的骨骼在35岁前处于“高峰期”,此后开始缓慢流失。如果:

  • 钙摄入不足
  • 缺乏维生素D
  • 缺乏负重运动
  • 吸烟、酗酒
  • 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骤降

 

这些因素长期存在,就会加速骨质流失,导致骨质疏松。

此外,一些慢性病(如糖尿病、甲状腺功能亢进)、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,也会对骨骼造成负面影响。

 

骨质疏松和年龄有关吗?

当然有关。但不仅是“老年病”。

  • 女性更年期后,因雌激素减少,骨量流失速度显著加快。
  • 男性的骨密度流失虽然较缓慢,但年过60后风险也会逐步上升。
  • 更值得警惕的是,城市年轻人久坐少动、饮食失衡,骨量峰值没建立好,未来骨质疏松提前报到也不是不可能。

骨质疏松如何预防?

很多人认为“等老了再补钙”就行,实际上预防应从年轻开始。以下是权威建议:

1. 营养摄入要均衡

  • 每天补充足量钙质:成人推荐摄入量为800–1000mg/天,建议通过牛奶、芝麻、深绿色蔬菜等获取;必要时可补充钙剂。
  • 补充维生素D:有助于钙吸收,建议晒太阳或适量摄入鱼类、蛋黄等。

 

2. 每周至少3次负重运动

  • 快走、跳绳、爬楼梯、广场舞等都有助于增强骨密度。

  • 力量训练(如弹力带训练)也能刺激骨骼代谢。

3. 改掉生活陋习

  • 不吸烟、少喝酒。
  • 避免久坐,多活动。
  • 保持良好体重,防止跌倒。

4.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

  • 特别是绝经后女性、老年人或有家族病史的人群,建议每1–2年检测一次骨密度。

 

一个常见误区:只吃钙片就能预防骨质疏松?

错!补钙只是“基础”,要有效预防骨质疏松,还需“全方位”应对:

  • 维生素D决定你吃进去的钙能不能吸收;
  • 运动决定你的骨头有没有机会变得更强壮;
  • 激素平衡(特别是雌激素)对骨代谢也至关重要。

 

骨骼就像身体的“地基”,它沉默无声,却支撑着你的生活。别等到摔了一跤,才想起它的存在。
从今天开始,重视骨骼健康,远离骨质疏松,你还能稳稳地走下很多年。

 

返回列表

最新动态

企业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动态
查看更多